5月8日,高新區黨工委農村工作會議暨全面推進“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動員大會召開,對高新區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以下簡稱“百千萬工程”)進行再動員、再部署、再推進。
今年是廣東啟動實施“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的第一年,開局關乎全局。沿著廣東省委制定的“百千萬工程”路線圖,珠海高新區該如何破解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努力走出一條共同富裕的高新之路?
日前,《珠海高新區貫徹落實“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正式印發,緊扣省委、市委部署,圍繞“目標意義”“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制定詳細的“施工圖”。珠海高新區將以“六大強區工程”為牽引,構建“區-鎮-社區”三級聯動工作機制,強化“經濟工作由區統攬、社會治理下沉到鎮”模式,深入實施產業提級、創新提效、城市提質、交通提速、生態提優、民生提標“六大聯動工程”,奮力推動高新區“百千萬工程”走在前列、勇當尖兵。
按照“一年開局起步、三年初見成效、五年顯著變化、十年根本改變”的要求,聚焦“古鎮新業”“古鎮新顏”“古鎮新韻”“古鎮新風”“古鎮新城”五大方面提出15項行動任務,把城鄉區域發展不協調不平衡的短板轉化為高質量發展的“潛力板”,奮力打造珠海高質量發展龍頭。
《實施方案》提出,2023年,高新區推動“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促進城鄉區域協調發展的主要工作機制和配套政策體系建立健全,資源要素投入明顯加強,社會力量得到廣泛動員,形成推進工作、落實任務的強大合力。
到2025年,高新區城鄉區域協調發展取得明顯成效,基礎設施通達程度更加均衡,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水平顯著提升。
到2027年,中國式現代化高新區實踐取得階段性進展,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匹配全區經濟發展水平,城鄉融合發展基本實現。
展望2035年,區域均衡發展基本實現,全域率先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共同富裕走在前列。
山水萬程,步履不停;篤志前行,雖遠必達。珠海高新區全區上下將錨定珠海高質量發展樣板和經濟增長極定位,比學趕超奮力開創“三農”工作和城鄉區域協調發展新格局。
大力實施產業提速攻堅
全速推進“古鎮新業”
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項目帶動。珠海高新區將堅持“產業第一”“制造業當家”,錨定“4個1000”戰略目標,打造區-鎮-社區三級聯動的產業興區、強鎮富民、鄉村振興輻射帶動模式,力爭用3至5年時間,推動高新區躋身國家高新區第一梯隊,全力擔當珠海高質量發展龍頭使命重任。
一方面壯大“3+3+1”現代產業體系,做強半導體與集成電路、信創產業、人工智能與機器人三大前沿產業鏈,壯大生物醫藥與醫療器械、新能源與智能電網、數字經濟三大特色產業集群,實施人工智能、區塊鏈、6G、量子技術等未來產業孵化與加速計劃。大力引進全球先進制造業和高端生產性服務業,推動高端制造業和現代服務業“雙輪驅動”。
另一方面,高位推進后環片區未來科技城規劃建設,深入推進戰略規劃、空間規劃、產業規劃,系統布局未來型、智慧型城市基礎設施,打造未來產業超級孵化器和應用試驗場。
以“百千萬工程”為抓手,珠海高新區將整體打造金唐西─二線外千億級科創智造產業軸帶和港灣大道─情侶北路千億級創新生態活力軸帶;圍繞“總部+創新+生態+文化”四大主題,系統謀劃前環─銀坑科技金銀灣,大力引進總部企業創新基地、研發中心,打造珠?!肮铻场焙蛣撔聞摌I新地標。同時深入踐行人才強國戰略,高質量推進粵港澳大灣區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加速構建教育科技人才深度融合的高水平創新創業生態。
為進一步拓寬舊村改造思路,增強鄉鎮經濟功能,珠海高新區將強化鎮聯城帶村的節點功能,加強統籌協調、督促指導,打造城鎮經濟新中心,推進產業發展和社區資源效益最大化,推動新型城鎮化高質量發展。
一方面,打好重點項目用地保障和低效用地處置攻堅戰,推動5.0產業新空間早動工、早竣工、早投產、早達產,探索“做地模式”,加快整合利用分散閑置用地,強化重大項目土地保障。另一方面,堅持“嚴控總量、用好增量、盤活存量、節約集約”原則,盤活低效用地和低效廠房,支持一批工業舊改項目。
為持續發展壯大社區集體經濟,珠海高新區將提質實施集體經濟“強筋壯骨”工程。具體而言,將強化區、鎮統籌,力爭社區集體經濟總量三年翻一番,同步打造一批享譽灣區的品牌社區、特色社區;復制推廣永豐社區“區屬國企+集體經濟”聯動發展模式,共建5.0產業新空間模式,深挖存量土地潛能,盤活處置低效用地;高標準推進建設北沙“三生”示范產業園,構建創新產業與自然生態相得益彰、融合賦能的新發展模式;探索社區集體經濟組織與區屬國企共同設立社區發展基金,拓寬社區集體收入渠道。
全面提升城市檔次品質
“蝶變”煥發“古鎮新顏”
“聽說興業快線年內就能通車,以后從市區來高新區上班更順暢更快捷了……”近日,在高新區一家高科技企業上班的市民袁女士高興地說。
珠海高新區主園區所在地唐家灣鎮,擁有百年歷史文化,也是眾多企業與居民工作與生活的重要集聚地。這里也是珠海的“東大門”,南看澳門,北通廣州,與香港、深圳隔海相望,地理位置優勢顯著。得天獨厚的地緣優勢,宜居宜業的居住環境,吸引眾多投資者紛至沓來,使這塊創新創業的熱土迅速升溫。
以“百千萬工程”作為突破口,珠海高新區緊扣高質量發展,在城市建設、社區品質等多方面發力提質,提升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城市空間布局,著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全面提升城區綜合承載能力和綜合服務功能,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
當前,珠海高新區正縱深推進交通強區工程,加快打造高標準珠海東部超級交通樞紐,深入對接深中通道連接線、港珠澳大橋西延線、市域軌道環線“三大戰略通道”,優化提升“五橫六縱”路網體系,實現15分鐘上高速、1小時通達大灣區主要城市。拓展水上客運新功能,將唐家港打造成直通深港澳的文商旅產及港城一體綜合樞紐。持續加強市政道路、公共交通、城市慢行循環建設,全力暢通內部循環大路網,探索發展隧道經濟。
與此同時,為充分滿足居民休閑娛樂多元化需求,珠海高新區還規劃建設市科技館、市海洋中心、區體育館等文體設施,加快推進產業新社區建設,全力打造產、城、人深度融合發展的新型社區。
為進一步推動產城融合互動發展,實現產業形態優化、居住功能提升、城市文明躍升,珠海高新區切實提高城市規劃建設管理水平,高水平推進村莊規劃建設,完成雞山、下柵、官塘等傳統村落保護發展規劃編制,推進會同村傳統村落民居保護開發。同時推進那洲雙龍、永豐佛逕、會同柏葉林等17個老區振興發展工作,重點推進會同-那洲鄉村振興示范帶建設,全力推動那洲、永豐、官塘、北沙、下柵等城市更新項目建設,實現社區可持續發展。
“《實施方案》為唐家灣鎮全面提升作出了重要指引,我們將聚焦鎮域美、鄉村美,全力寫好建設文章?!碧萍覟虫傸h委書記李清濤表示,將深入推進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常態化開展“三清三拆三整治”行動,積極推進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程,進一步完善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打造社區綜合服務平臺,推動社區全域實現現代化生活條件。
盤活資源打造文旅高新
不斷彰顯“古鎮新韻”
會同古村、唐家美食、古鎮新貌……今年“五一”假期,珠海高新區通過精心準備“醉美海岸”珠澳美食周等一系列文旅活動,掀起假日消費高潮,接待游客逾60萬人次,同比增幅超300%;各大商圈共接待游客超28萬人次,同比增長達586%。
聚力“百千萬工程”,珠海高新區將深入挖掘資源稟賦,發掘嶺南文化、紅色文化、留學文化,講好唐家文化“100個故事”,加強唐家古鎮、會同古村、淇澳紅色美麗鄉村等品牌創建,全方位提升高新區知名度和影響力。
為進一步盤活古鎮歷史、人文資源,珠海高新區將高標準規劃建設唐家灣民俗館、留學文化館,全力打造珠海城市文化新名片、中國留學生交流中心。規劃建設唐國安紀念館、唐滌生劇院,建設“香山國潮”主題村、主題街,打響古鎮、古村、古道等文旅品牌。常態化舉辦留學生節,著力打造留學生及海歸人才歸國創新創業首選地。高質量打造紅花山黨建公園,串聯淇澳南芒灣公園、后環濕地公園、會同體育公園、中山公園,構建全域公園體系。
同時扎實推進美麗圩鎮建設,科學謀劃歷史文化、紅色文化、現代工業、大學小鎮等旅游專線,打造特色文化與鄉村旅游緊密融合的示范鎮。謀劃會同集、養云山館、會同創意谷、會同游客服務中心等文旅項目,打造生態田園與文教藝術相融合的“大學小鎮”城市形態。融合古鎮古村、青春校園等元素,擴大會同藝術薈、非遺文化節品牌效應,打造“文旅+消費”新型消費場景。全面推進建設優質公共文化空間、社區公共活動空間,推動鎮、社區生活一體融合、各有精彩。
以“紅色資源優勢、綠色生態旅游、藍色海洋產業”為抓手,高質量打造淇澳紅色美麗鄉村,將淇澳島打造為全國黨員教育培訓示范基地和全國職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強化黨建引領基層治理
持續展現“古鎮新風”
為穩步推進“百千萬工程”,珠海高新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凝聚強大合力,推動城鎮發展高質高效、社區治理有力有序,讓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在高新區蔚然成風。
聚焦鄉村振興、“百千萬工程”,珠海高新區將深化實施“頭雁”工程,激活“頭雁領航”紅色動能,增強基層黨組織政治功能和組織功能。落實社區“兩委”干部學歷提升計劃和社區后備干部“歸雁計劃”,組織鎮、社區兩級黨員干部開展專題培訓,不斷提高基層干部的素質能力和履職水平。
強化鎮黨委對社區工作的全面領導,積極穩妥推進社區黨委書記、居委會主任、集體經濟組織負責人、黨群服務中心主任四個“一肩挑”。強化社區“大黨委”作用,持續擴大紅色業委會覆蓋面,形成“網格黨支部+紅色業委會+物業服務企業”三方聯動治理機制。
充分發揮“社區吹哨、部門報到”協調作用,全面推動黨員干部到社區報到,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活動,引導群眾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選優配強社區第一書記,持續做好“民生微實事”“我為群眾辦實事”等工作。
加強和創新基層治理,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和保障。珠海高新區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以黨建引領提升基層治理能力,成功創建了“唐仁議事”品牌調解模式,將矛盾解決在基層第一線,實現“小事不出社區”。在推進“百千萬工程”過程中,珠海高新區將進一步創新社區治理方式方法,推廣應用積分制、清單制、數字化等治理方式,全面提升社區治理水平。持續深入推進平安鄉村、法治鄉村建設,全面加強社區精神文明建設,不斷提高社區善治水平。
統籌推進城鄉融合發展
全力打造“古鎮新城”
以落實“百千萬工程”為契機,珠海高新區將進一步加強城鄉聯動融合,推進城鄉基礎設施一體高效、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公共服務均等覆蓋,加快實現城鄉區域協調發展。
推進城鄉規劃建設一體化。珠海高新區堅持全區一張圖、一盤棋,高質量編制經濟社會發展規劃、新一輪國土空間規劃,優化“一心兩軸四片區”城市空間布局,著力打造珠海未來城市新中心,一體謀劃城鄉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配套、生態系統保護和修復等。
推進生態環保建設一體化。深入推進高新區“美麗中國”珠海實踐項目建設工作,全面實施綠美高新“九大行動”,高標準將紅花山森林公園打造成為綠美廣東生態建設示范點,強化森林撫育和封山育林。扎實推進“無廢城市”建設,深入開展水環境整治2.0工程,全面提升城鄉環境治理能力。
推進基本公共服務建設一體化。實施黨群服務中心“美好提升計劃”,持續優化教育、醫療、文化、體育等公共資源供給,構建“15分鐘服務圈”,打通黨群陣地聯系服務群眾的“最后一百米”。實施“有業有住有家”計劃,健全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公益等多層次保障體系,推動城鄉基本公共服務逐步實現標準統一、制度并軌。擴大基礎教育公辦學位供給,超前謀劃建設標桿幼兒園、品牌基礎教育學校,大力實施“新強師工程”,推動教育資源優質均衡發展。按三甲標準建設區人民醫院北圍院區,推進區公衛中心(疾控中心)和金鼎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新址建設,實現醫療服務水平整體提升和區域均衡布局。
?。ㄕ?023-5-9《珠海特區報》第07版)